一方面,随着“西方对中国当代艺术的猎奇式的热情褪去”,以往中国当代市场的桥头堡——香港拍场潮流换过几轮,却再没轮到中国当代艺术。另一方面,西方画廊强势进入内地,大肆“掠夺”优质艺术家和藏家资源,国内画廊生存环境受到挤压,令从业者都感叹:过去十年,中国当代艺术从未如此“遇冷”。
2019年中国嘉德“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夜场”现场
在这样复杂的市场及经济环境下,11月16日举槌国嘉德拍卖“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夜场”比以往更多了一份检验市场真实状况的使命。而从最终结果来看,这场以多件重要中国当代艺术作品为主轴的“大秀”,总算令失落中的中国当代艺术,在本土内地找到了一块还算坚实的阵地。全场40件拍品,最终7件拍品超千万成交,共取得3.34亿元的成交额,加上日场本季嘉德现当代部分总成交达3.81亿元,较今年春拍3.04亿元的成交明显上扬。其中,冷军的《小姜》以7015万元成交领衔,并连续两季于嘉德夜拍刷新纪录,此外王广义、白南准、李瑞年、黄显之、贺慕群等6位艺术家也悉数刷新了个人纪录。
2019秋中国嘉德“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夜场”TOP10
但另一方面,内地市场残酷且真实的一面亦在本次夜场展露无遗:刘小东无可争议的巨制《三峡新移民》遗憾流拍;嘉德更进一步探索西方艺术市场的愿景也遭遇挫折。“好作品=好价格”依然是艺术市场颠扑不破的真理,但如果价格的步子迈得太大,超越性价比及市场接受能力太多,也没那么容易被接受。
“流量变现” 《小姜》是认真的
如果要在中国当代艺术家里推举一位来做“网红”,冷军应该是毫无争议的首选,因为无论抖音还是百度指数,冷军的曝光率都高出同行不止一个数量级。围绕在他身边有欣赏,也有“他的作品究竟是画还是照片”的经典争议,且经久不息。
《小姜》10月巡展至深圳时曾引起轰动
冷军最近一次火爆网络,则是因为他2011年的作品《肖像之相—小姜》,作为本季嘉德秋拍曝光度最高的一件作品,据说在深圳等地预展时,打卡合影《小姜》的粉丝都排上了长长的队伍。为这件作品,冷军创作了一年之久,从女孩细腻的皮肤到一根一根的发丝,从牛仔服上的布料纤维到毛衣的一针一线,无不被艺术家表现的毫发毕现,给人一种画中人分分钟就能走出来的错觉,其细腻和真实的程度简直令人难以置信,几乎代表了这个时代中国写实油画的巅峰水平。
《小姜》落槌现场
而在夜场拍卖中,《小姜》也真正实现了“流量变现”。从3000万元起拍后,价格很快飙升至5000万,之后争夺出现在两个电话委托之间,经过一番互不相让的激烈角逐,最终《小姜》以6100万元落槌于嘉德现当代艺术部高级经理林琳的电话委托,加佣金7015万元,继春拍后再度于中国嘉德刷新了个人拍卖纪录。
冷军《肖像之相——小姜》布面油画 120×60cm 2011年
估价:4000万-6000万元
成交价:7015万元(新纪录)
不过,在恭喜这位买家喜提佳作前,先心疼资深藏家唐炬先生一秒。因为在《小姜》落槌后,他第一时间在朋友圈中透露了自己出价至前一口的事实,“虽然没有最终拥有,但付出了自己的真情,为华人艺术算是尽力了!恭喜对方,这件作品绝对值得拥有!”作为冷军市场最有力的推动者之一,说出这番话的唐炬先生内心应该是痛并快乐着的。